网站公告
站内搜索 |
见证成长,共同转型——蝶变中的中国制造网
2013-12-30IP属地 火星399
一直以来,“中国制造”在世界上以廉价和海量而闻名。全球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(JWT)发布的一份民意报告显示,英美消费者在被问及对“中国制造”的印象时,谈到最多的词是“海量生产”、“价格便宜”、“安全水平低”、“质量差”。 被誉为“世界工厂”的中国,目前正面临严重的制造业危机。日前,美国一家经济预测机构提出,到2016年或2017年,中国的制造业将超过美国,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。 一方面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链和先进技术上的优势愈加明显;另一方面,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生产成本比中国更低。遭遇双面夹击的中国制造,亟待转型升级。 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提升技术并不断创新,但中国制造业背后的800万家中小企业,仍然在为此而感到困惑。但同时,也可以看到,很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不断尝试,启动转型。在“中国制造之美”的活动中,专家们也惊喜地发现,国内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特别是工业设计上面有了很大的进步,而且已经从消费类产品延伸到了工业领域。 自1998年创建以来,中国制造网逐渐成长为国内B2B领域专注推广“中国制造”的知名电子商务平台。15年间,中国制造网见证着中小企业的成长,也见证着它们的困惑。 危机中蝶变 “中国制造之美”年度评选活动正在进行的时候,另一个关注中国制造的盛会广交会刚刚在广州落下帷幕,情况却不容乐观。 数据显示,2013年秋季广交会的交易额下降10.9%,到场的采购商下降6.5%。来自海关总署的一项统计所反映出的信息正好相反。根据海关统计,2013年前三季度,我国进出口总值达19.07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7.7%。 “广交会真的还能继续扮演中国外贸经济‘晴雨表’的角色吗?”中国制造网副总经理秦臻感到困惑,因为2013年秋交会交易额、采购单的下降与外贸进出口数额并不相符。 而去年,国家发改委公布,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上升25%。 这几项数据意味着,中国的中小企业,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向国外。过去,企业通过传统方式寻找买家,现在则通过更新的方式和买家接触。因此,依然固守传统渠道的中小企业,将首先面临巨大的冲击。 不仅如此,中国制造业在发达国家市场的比重正在明显下降。 今年以来,中国对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,已由过去的40%下降到三分之一。 同时,这一市场对中国制造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。 秦臻指出:“之前国内的中小企业面向发达国家的市场时,95%甚至99%以上都是在为它们做贴牌,尤其是国外的一线品牌对OEM的需求量很大。但是现在,国外的这些制造商品牌已大不如从前,反而专注做自有品牌的企业正处在上升空间。” 源自瑞典的知名家居企业宜家,以销售自有品牌闻名,但是它的产品都是通过OEM代工生产。秦臻说:“今天,当宜家发展自己的灯泡品牌的时候,是不会亲自去设计灯泡的,它拥有的只是销售渠道,因此就需要制造商有更好的服务能力。” 目前,自有商品占零售商产品总量的比重,在欧洲超过50%,在美国超过40%。对供应商来说,过去只需要高效率、标准化的生产就可以了。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,欧美国家的客人和买家,对制造商的设计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但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仍然十分欠缺。 尽管在发达国家市场备受考验,但是新兴国家市场却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。 据中国制造网统计,今年1-6月,网站上来自新兴国家的询盘量平均上升80%。国内中小企业要实现升级转型,最终要落实在品牌上。而发达国家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,相对来说,中国制造在新兴市场建设品牌的成功几率更大。当然,前提是要有创新和设计的能力。 除此之外,管理问题也是阻碍中小企业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。 在技术创新方面,日本制造业的水准很高。经济泡沫破灭之后,有很多日本企业愿意把公司卖给中国,这些企业之中,每一个都有独有的技术。它们选中中国的原因,一部分是因为中国有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和成熟的业务配套,而最主要的原因是,老一辈日本企业家的子孙不愿意接班。 在德国,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小企业也有很多是家族企业,但它们秉承了一个原则,如果接班人合适,就将企业交给他;如果不合适,就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。 反观国内的多数中小企业,仍然以家族决策为主。数据显示,我国小型企业中,家族企业所占比重高达29.3%。中小企业要实现蝶变,对管理者的能力和专业性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。对家族企业而言,管理或将是一大难题。 “中小企业的发展已不可能依靠家族。”秦臻直言。 |